在得失環(huán)境下社會距離調(diào)節(jié)親社會行為:一項事件相關(guān)電位(ERP)研究
1.研究背景
先前的行為和神經(jīng)成像研究在提供親社會決策的離散認知過程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。本研究旨在通過調(diào)查事件相關(guān)電位(ERP)信息加工的時間動態(tài)來彌補文獻中的這一空白。我們進行了一項ERP研究,以檢驗在獲得和損失情境下親社會行為如何受到社會距離的影響。
2.研究方法
2.1 被試
研究共有32名有效被試,其中男性16人,女性16人,平均年齡為20.1歲。
2.2 彩票選擇任務(wù)
每個被試被分配到彩票任務(wù)的“決策者”的角色,為目標(biāo)人(朋友或陌生人)做決定,而目標(biāo)人被分配到“接收者”的角色。被試首先獲得了一筆起付資金,然后要求他們在兩種彩票中做出選擇,然后在獲得或損失的情況下給予接受者。兩種彩票對于“接受者”獲利/損失的概率不一樣。在這兩種情況下,一種彩票總是比另一種好,這意味著“接收者”將有更高的概率(更大的機會)最終獲得更多的錢。更具體地說,在“獲得”情境中,參與者需要付費,以便目標(biāo)人物有更高的機會獲得更多的錢。在損失的情況下,參與者需要支付,以使“接收者”損失金錢的機會減少。
2.3 實驗流程
被試被告知,他們的初始報酬為80元,而“接受者”的初始報酬較低,為20元。每個被試要完成由320輪彩票組成的任務(wù)。在每一輪游戲中,他/她將扮演一個“決策者”,決定是否支付0.1元讓他/她的朋友(對陌生人)獲得更多錢的機會或減少損失的機會。具體實驗流程見圖1。每輪(trial)開始時,在黑色背景下呈現(xiàn)200 ms十字注視點。然后,接收者的姓名(即每位被試朋友或陌生人的姓名)被呈現(xiàn)在注視點上方1000毫秒,以表明誰將是本次trial中的“接收者”。在800-1000毫秒的可變間隔后,被試看到兩張彩票,這兩張彩票出現(xiàn)在注視點左右兩側(cè)。在獲得環(huán)境中,被試可支付¥0,使給接收人有20%的機會贏得¥0.5或支付¥0.1,使接收人有80%的機會贏得¥0.5。在損失環(huán)境中,被試可從自己的錢中支付¥0.1,使接收人有20%的機會失去¥0.5;或不支付任何錢,使接收人有80%的機會失去¥0.5。兩種彩票的位置在實驗中是平衡的。在被試之間,表示得失的顏色是平衡的。兩枚彩票分別出現(xiàn)在固定十字的左側(cè)和右側(cè)5cm處。決策選項持續(xù)2000毫秒,參與者被要求分別用左手或右手食指按下相應(yīng)的鍵(“F”或“J”鍵),從兩個彩票中選擇一個。如果參與者在2000ms內(nèi)沒有反應(yīng),則提供一個新的試驗。選擇后,試驗間間隔為1000 ms。整個實驗包括320個trial,分為4個block,每個條件正好包含80個trial。
圖1.實驗流程圖
2.4 數(shù)據(jù)采集和處理
使用“eego Sports” EEG系統(tǒng)記錄EEG信號,采用國際10/10系統(tǒng)布局的64 導(dǎo)Ag/AgCl電極帽進行取樣。對數(shù)據(jù)進行0.1 Hz到30 Hz(濾波斜率:24 dB /octave)濾波。去除含有高振幅噪聲的數(shù)據(jù)片段,如大的身體運動和其他容易識別的偽跡、突然的電極漂移和跳躍。然后,使用獨立成分分析(ICA)算法去除眨眼、眼跳和其他任何一致的偽跡。選取刺激開始前200 ms刺激前到刺激后600 ms的時間窗進行分析。根據(jù)刺激開始前200毫秒的間隔對數(shù)據(jù)進行基線校正。有殘余偽跡(平均電壓超過±70μV)的ERP試驗被排除在平均值之外。
由于P3是指示親社會行為動機水平的指標(biāo),因此我們專注于P3來檢驗我們的假設(shè)。對于P3,我們測量了350 - 500 ms之間的平均振幅,選取中心-頂葉9個電極點(Cz C3, C4、CP3 CPz, CP4, P3, Pz和P4)。此外,本研究采用的彩票選擇任務(wù)是認知控制要求任務(wù)。以往的研究表明,額中央N2與注意力和認知控制有關(guān)?;贔3、Fz、F4、FC3、FCz、FC4、C3、Cz、C4九個電極位點的組平均ERPs的目測,我們還測量了N2時間范圍內(nèi)(280 ~ 350 ms)的平均振幅。
3.實驗結(jié)果
3.1 行為結(jié)果
圖2A、B分別表示幫助率和決策時間。結(jié)果顯示,社會距離存在明顯差異,與陌生人相比,被試更愿意幫助朋友。親社會環(huán)境之間也存在明顯差異,相比較獲得情境,被試更喜歡在損失情境下選擇更好的彩票。社會距離與情境之間存在明顯的交互作用,簡單效應(yīng)分析表明,在獲得情境下,被試更愿意支付更好的彩票給朋友贏錢。在損失情境下,朋友和陌生人之間的差異不明顯,表明無論社會距離如何,被試都選擇了更好的彩票給別人,以避免損失金錢。然后我們檢查了決策時間,結(jié)果表明,主效應(yīng)和交互效應(yīng)均未達到明顯水平。
圖2. 每個條件下的(A)幫助率和(B)決策時間的柱狀圖。?p < 0.05; ??p < 0.001
3.2 ERP結(jié)果
圖3中顯示了C3、Cz、C4、CP3、CPz、CP4、P3、Pz和P4電極各條件的組平均ERP波形。圖4A顯示了N2 (280-350 ms)和P3 (350-500 ms)的頭皮分布圖; 圖4B顯示了各條件的N2均值和P3均值柱狀圖。
3.2.1 N2(280–350 ms)
方差分析僅顯示情境條件的主效應(yīng),表明發(fā)生親社會行為時,相對于獲得情境,損失情境誘發(fā)了更負的N2振幅。其他影響均不明顯。
3.2.2 P3 (350–500 ms)
社會距離與情境條件之間存在明顯的交互作用。簡單效應(yīng)檢驗表明,在獲得情境下,親社會決策對朋友的誘導(dǎo)作用大于陌生人。而在損失情境下,朋友和陌生人的P3無明顯差異。
圖3. C3、Cz、C4、CP3、CPz、CP4、P3、Pz和P4電極各條件的組平均ERP波形?;疑珬l突出顯示N2 (280-350 ms)和P3 (350-500 ms)的時間窗口
圖4. (A) N2 (280-350 ms)和P3 (350-500 ms)的頭皮分布圖以及(B)每個條件下N2(左)和P3(右)的平均柱狀圖.?p< 0.05; ??p< 0.001
4.結(jié)論
本研究通過ERP方法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在獲得和失去情境中,社會距離調(diào)節(jié)了P3對親社會決策的反應(yīng)。這些發(fā)現(xiàn)表明,獲得情境下的親社會決策受他人的動機重要性驅(qū)動,而損失情境下的親社會決策受公平規(guī)范驅(qū)動,而公平規(guī)范在社交親密和疏遠的他人之間沒有區(qū)別。
5.文獻名稱及DOI號
Li, J. , Y Sun, Li, M. , Li, H. , & Y Zhong. (2020). Social distance modulates prosocial behaviors in the gain and loss contexts: an event-related potential (ERP) study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, 150(4).